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魏立刚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井上有一&魏立刚 | 翰壑“双峰”对话养云,中日艺术当代输出

2022-08-01 00:00:00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鲁怡 
A-A+

  “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书法是东亚文化之玮瓌。

  值中日建交50周年之际,由养云国际社区主办,养云艺术季--“翰壑·双峰”井上有一&魏立刚对话展跨越春夏,于7月17日落下帷幕。

  由楠书房总策划、魏红箫任策展人、国际书象学社和日本黄山美术社联办、世界纸文化遗产支援财团纸守支持,这场历时近5个月的东亚“文化输出”,呈现了井上有一和魏立刚近百件代表作品。在养云安缦o院41号“凌云第”和50号“林材萃秀”院落中,两位中日当代书法绕不开的“双峰”大师,以上下两章的形式带领观者步入汉境笔墨的时空长卷,徐徐寻壑,徜徉传统题材走向全球当代的文化行旅。

  翰壑:一撇一捺,续写东方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从东亚五千年文化长河逶迤而来的书法,自近代以来容受全球文化视野,在一代代人笔耕不辍中寻找当代表达。

  1853年被敲开国门后,日本对西方文化的探求更为积极,也一度走在了“全球化”的实验之前。于战争时代开始学习书法的日本前卫艺术家井上有一,在上世纪50年代受到波洛克等人“行动绘画Action painting”的影响,开创了将“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融入书写的先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54a7ce6d7a52afd1951bb40a8cf0394b.jpg

  作为“日本战后现代艺术的代表人物”,这位“世界著名书法艺术大师”单手拎墨桶,用另一只手挥运饱蘸墨汁的巨笔,如一位破除藩篱和束缚的英勇斗士,脚踏阔旷纸面,放任无穷的生命力在笔下迸溅。在日本二战后一切“崩坏”亟需重建的大背景下,井上有一的突破与反叛,反映了出入东西、万物皆为我所用的当代艺术精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1/f4720ffcc4b6b2766d4b0aea60569392.png

  中国现代书法家魏立刚早年师从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学仲,在有记载的文献中,继清代杨守敬后,王学仲是由官方派往日本教授书法的“第二人”。

  在《现代书法缘起》一文中,王学仲写道:“1978年秋,予应邀作画于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言于古干,方今时际昌隆,政通人和,递嬗旧体,代有新书,此书史百验不易之轨迹,现代书法出世之良机也。”他指出,延续几千年的书法传统在近现代的中国社会转型中因时而变,更于改革开放以来焕发出蓬勃的新气象。

  “从血液里挤出来的墨汁,从冰窟中发出来的颤抖”, 赴日交流的王学仲受到井上有一的警示,并将被他称作“怒目金刚”式的反叛精神带回书法的母国。在1985年举办的现代书法首展上,他和25位书画家联手,撕开数千年传统书法之铁幕,开启书坛革新蔚然新风。

  作为王学仲的弟子,魏立刚亦在现代书法首展的冲击下思索中国书法的未来。于国际视野下打破“藩篱”,将东方哲学思想融通在笔墨、符号与奔走的线条之间,大胆探索东方抽象艺术,腾空重构出汉字承介的中国文化的生命精神所生成的东方魅力,引领中国当代艺术对话国际。

  集书法家、画家、篆刻家于一身,魏立刚的作品《藤萝》被大英博物馆珍藏,其独创的艺术语言--魏氏魔块,更将书法进行深刻变革,形成崭新的具有中国本色特质的抽象艺术风貌。

  艺境:云逸村落,风月同天

  亭亭院落,苍苍翠微。在Kerry Hill为上海亲笔打造的一处看云之境--养云国际社区,曾翻越“传统”与“现代”两座笔墨烟峦的书法大师,于黑白两极强烈的对比中“相遇”,以满墙墨痕书写东方文脉为主题的当代抽象视觉高度,“上下”求索。

  井上有一&魏立刚,一个历经战乱之殇,一个参与了泱泱大国开放的整个过程,他们都浸淫东方文化的千年华滋,又都挥舞着手中大笔打破传统。2022年2月,两位向更前的时代、更辽阔的宇宙探求书写之道的中日艺术家,以对话展的形式呈现东亚艺术的滂沱、博远,以及勇于变革的生命张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11e67454170e439aaf00c05e711a9283.jpg

  “上”章的主人井上有一,以一幅幅标志性的单字作品书写抽象主义与书法性关系的“实验”,

  再现由此促成的反形式主义的现代的东方主义高潮。1950年代的《龍》《泰》《风》《花》,尝试汉字的线性结体自身结构的象形化,使书写成为一种生命表意的墨像化的抽象符码;1970年代因食道癌入院这一生活变数,与病魔对峙期间创作的《爱》《贫》《足》《鸟》等一字书名作,整体视觉已经走向了书写的形式主义,解决了水墨画中笔线、笔触和墨法一直依附形象结构的类似问题,上升为更自由的表达。“总能用雷霆万钧之力,造成排山倒海之势”,在养云安缦·院41号“凌云第”,在一幅幅“扑向你的眼睛,砸向你的灵魂”的大字书的狂舞中,观众穿透厚重与纷乱,汇合广大的无边无岸。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1c348abc85575253c50f87b95fbfd4d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668253dda20bd5bb79a5a6d711837b9f.jpg

  “下”章的作者魏立刚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步入他的“视”界,迎接观众的是艺术家从浩瀚的数学宇宙中带来的各种符号元素。结合科学、宗教和多年来在世界各地旅居所记录的灵感,魏立刚创作出了集偶发性与传统的甲骨、金石、篆隶、魏碑、狂草等文化精髓为一体的“魏氏”独创作品,在养云安缦·院50号“林材萃秀”, 这些直抵人心的作品释放出神秘的牵引力,瞬间将观众拉入作品的艺术漩涡中。其中,雄浑饱满的《十字》,将东方独有的厚道礼仪铺陈开来,两条线条角度更是“瞬发性”笔由心走,如同一个生命的坐标轴,舒展覆盖一切的禅意包容。作品《序·切片》排布了一组不规则透明菌群片状物,其实是天体星云的散列飘荡与元素周期表般的微观仪式。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谈及中日两位大师跨越时空的对话,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魏红箫表示,两位的作品都突破了传统书写,走向了动态的“写的行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7fd9d1bfc299dfb2fed90d3ae4e0c588.jpg

  “二者持续拓深纯粹笔墨密法与汉字神境术,与西方抽象营垒并驾驰骋,开辟出一条可匹配书法母国今时文化复兴崛起,通向东方之巅的视觉之途,东方抽象的肉与灵则体现在特有的‘笔墨线条’与‘文本超逸’。”魏红箫表示,两位大师的书法都存在“破”和“立”的过程,基于此,她将二者的对话放诸于养云国际社区,这一企业家、艺术家麋集的云逸村落,是具有高度精神自觉和深厚情感价值的人文生活方式品牌,传统古宅与Kerry Hillde现代设计,同样是对传统的“破”和“立”。展览空间也是艺术展览的一部分,因此,无论是茶、禅、传世匾额、藏风聚气的天井等具象的东方符号,还是探索传统文化当代表达的场所精神,都给予此次对话展极大的加成。

  楠书房是养云国际社区艺术季的总策划,副总裁刘梦梵表示,希望在树宅相守的大自然与人类对话的环境中,能够引进更多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让人们来到这里,在感受到Kerry Hill Architect 将建筑古为今用的同时,与艺术近距离的接触及呼应,物以载道地领悟到智慧和大美。

  雅集:煮茗漫谈,无问东西

  从春寒料峭到炎夏似火,这场“对话”在养云国际社区持续了4月有余,围绕着东亚文化向全球的输出,亦通过品茗、漫谈、看展、观影、舞墨、游云等生活方式,在这一“亦赏 亦栖 亦可藏”的云逸村落持续上演。

  谈及东亚文化尤其是书法艺术对西方的影响,魏立刚首推法国著名诗人、作家、汉学家和考古学家谢阁兰。这个在帝国残照中穿越华夏大地的西方人,醉心于中国的石碑、石刻、石雕,并创作了名为《碑》的特殊诗集--此书采用收录金石拓片常用的连缀册页形式,每首诗右上角配以汉语题,模仿石碑风格,诗四周被黑色边框包围。从东亚文化中采撷、汲取,谢阁兰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碑体诗”,影响西方文坛,被博尔赫斯称作“也许是唯一一位曾对东、西方美学、哲学作出新颖综合的作家”。

  1995年,魏立刚移居北京圆明园画家村做职业艺术家,是他人生及创作的一个转折。至今,他仍记着那段骋性游心的“村居”生活,圆明园的铁栏杆有洞,艺术家们把浆藏在草丛里,夜里偷跑进园,泛舟湖上,采藕、捞河蚌,用大桶装着。那个自由的乐园,同时也是开放中的中国面朝世界的前沿,很多“老外”到中国第一站就直奔圆明园(画家村),外国记者接触的第一批中国人往往是一群艺术家,那里有最新鲜的资讯,也有最先锋的艺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4d99bcf9e4282a2348aa9dc4dd7535f9.jpg

  这样的前缘,令魏立刚对养云国际社区这一云逸村落有种天然的亲近感,开放式的、和天地自然亲近的空间更能激发艺术家的无穷想象。正因如此,2001年由浦东一幢24层高的商务楼改造的上海画家村,尽管一度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地200多位艺术家,却在仅仅三年后就黯然落幕。

  相比局促而空洞的楼宇,在大上海不可多得的低密之境,将传统风格的院落与大片香樟林创造性重置,以天地之心关照万物,打造而成的这处“看云的地方”,对专家学者、艺评家和艺术爱好者具有天然的吸引力,这里长年聚集着一群志趣相投的人,上演着永不落幕的“雅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548852d5b442ec9611be395c09e34bc1.jpg

  7月3日,楠书房的袅袅茶香中,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徐静波教授与当代艺评家查常平,就井上有一和魏立刚“双峰”艺术大师作品展开评析。

  徐静波认为,井上有一的作品饱含对世界的悲悯情怀,更有一种对人生、世界的“悟”,他的书法中有极多凹槽迂痕,颇具心路历程感、时空感和生命立体感;魏立刚习惯基于抽象逻辑展开创作,这也让他的作品视野开阔,是在自身周游世界,对包括苏美尔文明、希腊文明、东方文明等有了“根脉式”的了解和顿悟后,将思维放在更宽广的维度,站在宇宙文明的至高点上,对人类文明做一个非常深远浩瀚的透视。

  查常平认为,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内在的生命感体现在一笔一画里,他们都在用自己的生命,写“生命书”。

  “魏氏魔块是树,中国书象是森林。由魏氏魔块到书象模块是数理逻辑的分形几何在元宇宙时代国际化公式化,计算机AI智能化的必经之路,由魔块到模块这是计划机语言实现公式化的物理方式。”7月17日,在对话展闭幕当天,当代艺术文献收藏家杜敬之指出,中国书象是世界的书象、是人类的书象,是在元宇宙时代数字孪生阿凡达式的人类文明的呈现与表达,在场性、同步性、共通性都在其中了。

  艺术的递进和变更不是人为的,而是水到渠成。全球化的浪潮之下,艺术表达必然根植于当代语境与全球化视野。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a270beaa7c663b77da8e1d564e74d7b0.jpg

​  “我记得德彪西说‘产生飞机的时代有权拥有它自己的音乐’,现在是宇航时代,我们所有的表达必须宇航时代的姿态。”魏立刚表示,中国文化底盘太大,有抱残守缺的思维惯性,而这也正是当代艺术和先锋艺术披荆斩棘的意义。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魏立刚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