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书法是不同的朝代特质涵养了不同的线条魅力,其中线条的表情和感染力又在毛笔和宣纸的介质之中变得更加丰富多变。艺术家魏立刚将东方哲学思想融合在笔墨、符号与线条之间,创造出万物生生不息、流变莫测的自然概念。
艺术家魏立刚简介
生于山西大同,1985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数学专业,书法师从李鹤年、王学仲、孙伯翔、徐文达。1995移居北京,自由艺术家;1999作品《藤萝》被大英博物馆收藏,并入选惊人之笔中国现代书法展,该著作是西方关于中国书法发展史的第一文献,从古代书法到现代的****、郭沫若、启功及现代派的魏立刚等;因策划“巴蜀点兵-二十世纪末中国现代书法回顾展”而轰动艺术界,并获学术贡献奖;2004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ACC艺术大奖,并在香港举办颁奖典礼个展之后 赴美国考察艺术;现任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学会副会长,国际书象学社校长,“东方抽象主义”全球联合视觉大展 总策展人,魏馆国际艺术家交流中心创办人,丝路华兴艺术中心CEO。
艺术家 魏立刚
中国传统书法史,从历史到当下,再进入到当代主义史,如何接上一条从传统到当下的链条,一直是中国当代艺术界和书法界所思考和争议的问题。或者说,在这当中还有没有新的可能,返回到文字的原初,返回到核心,返回到书象本身,从那里出发或许是一种新的可能实验之路。
--魏立刚
主持人 丛薇
艺术家魏立刚自幼学习书法,却考入了南开大学数学系。之后他又不断接触到国际当代艺术,使他开始探索传统书法如何融入当代艺术,这究竟是一种如何的转变呢?此次我又会在和魏立刚的交谈中对他产生怎样的认识呢?接下来就请大家带着一份好奇和我一起去认识艺术家魏立刚。
--丛薇
第1收藏访谈
(左)艺术家 魏立刚 (右)主持人 丛薇
Q
丛薇:
魏老师,您的艺术空间里有着太多的收藏了,这后面也是一幅作品对吗?
魏立刚:
这后面的一至三层,一共11米都是作品,是丙烯所绘,所以它是上面是有肌理的。传统笔墨是没有任何触摸感的,是一个个黑色的轮廓,仔细看这些黑色轮廓里还有一些细节,所以去博物馆看展览、看作品的时候我们应该着重的去看原作与印刷品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原作里所呈现出的肌理。这些肌理实际上都是艺术家的是心绪、心情,哪怕是一个点、一个喷溅,这些看似偶然的图形,是需要考虑角度、方向这些因素的。所以是很有经验的在做作品,又具有一定的自由度。
从中国本土书法,延展开来的抽象语汇,能够传达我们土壤血液中东方灵魂的精神。中国的书法是不同的朝代特质,涵养了不同的线条魅力所指,其中线条的表情和感染力又在毛笔和宣纸的介质之中变得更加丰富多变,富有魂髓。书法取向于天地,它存储着自然万物的温度与心脉,与西方抽象的概念相比,从书法延伸出来的抽象意涵比较荡漾, 华汉血气。正所谓“傅虾麓臂藏龙蛇”,在全球的东方之领地,建造抽象之巴别塔。
散氏盘(周代)
Q
丛薇:
从书法到数学 ,到线条艺术,到视觉语言,再到抽象,我挺好奇您是怎么探索的?
魏立刚:
我小时候就喜欢书法和绘画,但是那时候仅限于写字,后来我去了天津南开大学读数学就有了很多的学习的契机。天津有一些大书法家,像李鹤年,他的父亲是北洋军阀,是吴玉如的大弟子,又是我们南开大学30年代政治系的,他就开始教我隶书。还有刚从日本回来的王学仲老师,这些书法名家对我的影响很大,让我对书法、篆刻开始痴迷起来。至于您说的契机,就是1984~1985年时,我在当时的天津历博,观看了日本刻字团展览,和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碰上少字派创始人手岛右卿和他的弟子群举办的“少字派”展览,那时候很震动,流连忘返,在展厅临摹。后来回到太原工作的时候我当了一名老师,然后又大量的研习传统书法和现代书法。而现代书法实际上汉字还是保有的,个别变成墨象派以后就模糊了。再从西方现代美术史看到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中吸取,例如一根线条,它那种扩张的气韵,更微观 ,变成了抽象线条。
我执着于用线的运行奔走,呼啸腾空,去重构汉字承接的中华文化的生命精神所生成的东方视觉魅力。汉字是一种资源,稟赋龙族、荫翳裂合。汉字是一座桥梁,摆渡中外、嫁接视觉。汉字是一个立场,葡匐其壕、蠡测诸邻。汉字是一洞时空,藏天贮地、同构万有。
康有为(民国)
Q
丛薇:
魏老师,您是中国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先行者,我想知道您是怎样结合运用的?
魏立刚:
我毕业以后在太原工作和生活了10年,之后去北京圆明园开始了自己的创作。总结自己在太原的10年的光阴,我一直都浸泡在书法史里,把书法史种到了自己的身体里。如果说你要去打仗,你需要有武器和粮草的储备,那行是非常的深厚的。到北京扎根后,我就投身到视觉艺术的这个群体里面了。后来又学了国际上流行的和更全面的观念及技法,所以这两点结合以后,抱负就变得更远大了。自此,我便就开始思考,要去开辟一个国家的传统精粹的延续,还想要覆盖全世界视觉领域。我把书写方面的艺术,地域化的东西放大,到全视觉领域去比较,这是我的一个梦想。同时,我也在思考该如何让不懂书法的群体去理解和欣赏我们的书法艺术,所以要在思想的维度上埋伏所有的审美和气焰,组成一个庞大的体系。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创造出来一些书法方面的新词 --“气氛空间”,这意味着书法它不仅仅是平面的作品,而这种气氛空间,它可以把人笼罩起来,让人沉浸其中,于是我决定要去征服笼罩我的这个空间。
我对以推演线条、色彩、创造“魔块”、容纳万物的公式极其痴迷,带着几近狷狂的自信走到今天。其理性思辨及数字抽象思考及结构能力,使我得以突破在“书写、写意”等传统书画与绘画的视觉与技术层面,直接进入与西方抽象绘画对话的维度中。
魏氏魔块
我创造了“魏氏魔块”,它是在探讨复杂化。在传统书法里甲骨、大篆、小篆、楷书、隶书是不能杂在一起的,因为它们是不同朝代的。但是我们不以文字学、考古学出发的话,它就是一个视觉符号,所以我大胆的给它实施Combine(组合),就是揉在一起的意思。我把所有书法内容都深入过,每个优点都不想落下,不想丢掉,并且将其整合。另外,我想成为国际化的视觉符号,所以工业的零件、数理符号、还有很多图符,就完成了这样作品。这件“魏氏魔块”是我特别喜欢自藏的作品,实际上大的是汉简的布局,一共三串,这些线条,大量的破锋,非常细微,就跟我们的科学一样进入了量子级别,而不是一个粗糙影子。这种细腻程度就如同音乐一样,通过细腻的经营来挑动观众和反映作家的心绪。
金农(清代)
米芾(宋代)
傅山(明代)
Q
丛薇:
魏老师,那也就是说在您的当代的作品当中,也包含着很多中国元素,西方人也是非常喜欢的。
魏立刚:
是的,因为杨振宁教授讲到“汉字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而在全世界上我们所能的体验到的中国东方的审美类型是气韵生动。而西方的审美类型,则着重强调力量感。书法是我们中国的地域物种,它是温和的、博大的、是天人合一的艺术形式,带着这种对书法深度的情感,我常常想能多在传统书法上做点事。所以在未来,我有几个方向,第一个就传统书法方面,要配合我们国家崛起的势头,无愧于这个时代,在传统书法上号召那些精英同道,在30年的时间里让中国今天的传统书法呈现出历史性的高峰。第二个任务就是现代书法,是中国样式的现代书法,也把它当作自己的一个大的作业,认真的思考和创作。第三个就是我自己创立的“书象派”的事业,我要用汉字、用书法、用线性来制造出中国的抽象绘画。世界上的见到的抽象艺术,都是西方的抽象,而当中国的抽象之塔建立后,这时,如果我们称西方为地球的北极,那么东方就为地球的南极。以此对比,东方是水性文化,西方是油性的,他们是方的,我们是圆的。这时将我们的内容汇合,让东方贡献出一种独特的抽象艺术形式,这样美术史就圆满了。
艺术家 魏立刚
进入魏立刚的艺术世界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因其作品瑰丽、雄奇、古拙、巫师般变幻悦目,复杂因为其过于丰富、流变莫测、貌似浮华、无法归类他的书写作品是原发性的,是情感性的,还是是体验性的。他执着于用线的运行奔走,呼啸腾空、去重构汉字承介的,中国文化的生命精神所生成的东方视觉魅力。
--丛薇
魏立刚作品欣赏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